嘉待情感:被渣男傷害過後,蕭亞軒的快樂還在:原來長久的戀愛這麼簡單

嘉待情感
2023-08-27
2709
40

提起蕭亞軒,我想很多姑娘會立即想到她與各色小鮮肉的精彩戀情。手握富二代底牌,又紅又美,有錢又有閑的她,被小鮮肉們正争先撲進懷裡。“鮮肉菩薩”蕭亞軒的快樂,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娛樂圈一度有金句為證“沒有人永遠年輕,但蕭亞軒的男朋友可以。”連金莎都忍不住被“饞”哭了,如果可以交換人生,我想蕭亞軒應該是九億少女的首選吧!

不少人羨慕她,而不少人也在心裡犯嘀咕,因為倆人的争議确實不少:比如相差16歲的年齡差、女強男弱型伴侶、蕭亞軒狀态時好時壞,這些都引發了大衆的各種猜測。有的學員就曾經問我:

“老師,現實生活中的蕭亞軒,真如言傳說的那樣潇灑快樂嗎?

蕭亞軒和黃皓這一對伴侶,一個在情感上要求多多陪伴,總想用控制、評價來約束對方,最好全都順着她來;一個需要事業上證明自我,極力擺脫小男友身份。

不少人都說,這對姐弟戀平日相處更像是母子模式,而蕭亞軒的快樂其實摻雜了太多水分。

今天我們就來剖析——

為什麼蕭亞軒的快樂沒了?為什麼“媽媽式”戀愛總逃不過受傷?

01.

借用“付出”來控制對方

蕭亞軒的現任黃皓,人帥溫柔又體貼,典型的溫室盆栽暖男,符合了蕭亞軒對男友的所有憧憬與期待。

談戀愛三年多的時間,卻破天荒的合體上節目,不遺餘力為捧紅他無條件付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蕭亞軒把最飽滿的熱情和心意都留給了對方。

而對黃皓而言,蕭亞軒是他的女友,工作上的老闆,但更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天後,一個情緒化爆棚的小女生,需要人一直哄着、寵着。

前不久我看了蕭亞軒黃皓參加的一檔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糖沒磕到,反而為這對姐弟戀捏了一把冷汗。節目中,鮮肉小男友黃皓對蕭亞軒的态度,并不如傳聞中的溫柔體貼,反而更多的是敷衍和不耐煩。

節目裡曝出兩人私下相處時,蕭亞軒會不停對黃皓碎碎念,雖然表明上都是“為他好”,卻讓人感到了滿滿的控制欲:

“你吃東西不要那麼快”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戀愛脫單情感問題!

“走路可以不要駝背嗎”……

然而,從始至終,黃皓都是一語不發,沉默相對。

當黃皓被問到“做什麼事會讓對方生氣”時,他直言不諱道:

“有時候連呼吸,她也會生氣,要看她的臉色行事。”

特别是蕭亞軒想給黃皓剪頭發,卻被拒絕了。黃皓說起這件事時竟還越說越氣,險些翻臉。

而蕭亞軒卻說,“我的5隻狗一定會願意。”

雖然她也自嘲自己對男友是狠了一點,但是為了他好。每天像母親一樣敦促黃皓學這學那,導緻黃皓吐血住院。

看完《女兒們的戀愛》,我發現特别難定義蕭亞軒,因為她看起來控制欲很強,但卻特别依賴對方,強勢又脆弱,矛盾又敏感。她表達愛的方式是我要不斷傷害你、控制你,隻有你承受了我的“作”,才能證明“你是愛我的”。

02.

執念背後是父愛的缺失

蕭亞軒的每一段戀愛都如昙花般短暫,但每一段她确實都很用心、投入。

她曾為某一任男友放棄《藝伎回憶錄》的角色,不惜撇下所有飛往美國,當時還準備同對方結婚。隻是走心的她,偏偏遇上了走腎的小鮮肉,大多數戀情以男方劈腿而宣布告終。

每到失戀之時,她都會痛哭一場。而後就會“頭發甩甩,大步走開”。以為隻要假裝不在意,才不會受到傷害。而後,她整裝待發的迅速投入到下一段戀情中去,又以為這樣就便可以達到“治愈自己”的目的。

所以看似潇灑快樂的表象背後,藏着她不為人知的空虛和寂寥。而這一切,都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5歲那年,父母離異,她被寄養在外婆家。蕭爸爸為了去美國深造,毅然抛妻棄子,并在美國重組了家庭。小時候,每當被問到爸爸在哪時,蕭亞軒都隻能低頭不語。

好在蕭亞軒的母親聰明能幹。母親的一份不錯的事業,讓她和弟弟從小不愁吃穿。隻是父親的缺位、母親的繁忙,讓她的心空了一大塊。

一直想要獲得媽媽的認可和期待的蕭亞軒,将“對自己再狠一點,再強迫自己一些”成為了自己的執念。

2010年母親因病去世,這對她打擊很大,為此曾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雖然蕭媽媽去世後,給蕭亞軒留下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遺産,但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内心的空虛。

在節目中,當她看到黃皓媽媽為她錄制瘦肉湯的視頻時,她感動得泣不成聲,羨慕地對黃皓說:“你有媽媽,你真的好幸福。”

要知道,從小缺愛的姑娘,尤其是缺乏父愛,都會竭盡全力從愛情中彌補缺失。

我記起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的是從小不被善待的松子,長大後不斷為愛燃燒自我。每一次全情的投入帶來的都是體無完膚的傷害。被家暴、被出軌、被抛棄的松子最終孤獨而死。

雖然蕭亞軒不是松子,但那種對愛的渴望感是一樣的。

她一直渴望愛,卻又不知該如何去愛,就好像是一個尋寶的孩子,面對滿屋寶藏的驚喜,被找不到開門鑰匙的焦慮所替代。在焦灼之下,變得手足無措,不惜用暴力拆卸。

但暴力的最終結果,不僅讓别人逃離,自己也遍體鱗傷。

于是她也害怕了,怕再次建立起的親密關系的崩塌,那麼不如談很多不那麼近也不那麼遠的戀愛,不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假裝潇灑,假裝不需要,是她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03.

活在别人眼中

看似很懂但并不能解決戀愛問題

之前,蕭亞軒在《吐槽大會》自封是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語氣裡對感情充滿了笃定自信、遊刃有餘,惹來無數姑娘的羨慕。

表明上來看,蕭亞軒的“十條戀愛法則”是她收割鮮肉的緻勝法寶,但實際上,無數事實卻驗證了她缺乏和另一半發展長久親密關系的能力。

因為她的每段戀愛都不是很長久,和黃皓交往的這3年,已經算是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生活中就有不少這樣的姑娘,總是自信滿滿,還評頭品足指導别人的感情。而自己在愛情中呢?則是輸的一塌糊塗。

我的學員曼曼是一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也是某平台的金牌情感導師,但卻處理不好自己的感情生活。曾有五任優秀男友,卻都先發制人,跟她提出了分手,而這第六任男友已經主動和她展開冷戰了。

曼曼終于開始自我懷疑,她找到了我。

通過曼曼的描述,我發現在戀愛中,她會呈現出一種“又作又天真”的姿态,像隻小刺猬,渴望靠近,卻在别人真的靠近時,又會忍不住豎起尖刺。

曼曼說,“按照行為心理學SR理論,我應該能很好的控制對方的情緒,可是他們現實的反映往往和理論中的不一樣。老師,是我的理論知識沒有學到位,還是我的男友确實都和常人不同,不符合大數據?

我告訴她:“戀愛是個性化的,不是通用的大模闆,當你用所謂的大道理去規定個人化的關系時,結果必然是失敗。别人跟你談感情,你卻隻跟他談對錯。”

經過三個月的指導,曼曼和現任男友緩和了關系,提升了關系親密度。後來她感謝了我,還說:“老師,看來隻談理論這事兒真不靠譜!而我之前居然還指導了那麼多朋友閨蜜的感情……希望她們不要埋怨我……”

最後我想說,莫要被眼前的假象所欺騙。

蕭亞軒并不是什麼潇灑小姐,和小鮮肉男友黃皓的戀情也一言難盡。有的人常活在别人的眼中,他們看似很懂,但并不能解決自己的戀愛問題。

你的“戀愛問題”并不能聽身邊的“過來人”,或者在網上找一些“方法”、“話術”就能解決,你的“變量問題”,還是要由專業的咨詢師才能幫你真正解決。

如蕭亞軒這樣“媽媽式”戀愛的姑娘有很多,一談戀愛就會“過界”的去對男生好,“過界”地去“照顧”對方的生活,有時甚至像父母一樣恨鐵不成鋼的教育他。

但最後他非但沒有覺得暖心,反而更厭煩你,覺得你是個老媽子,覺得和你在一起“壓抑”。

聰明的女生對男人的關心是“适度距離”的,會讓男人覺得她像知己、是解語花、是心疼人的小天使,結果男人越被管就越受用,簡直愛上被她管。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