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你的戀愛對象适合結婚嗎?

嘉待情感
2023-08-13
2013
9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适合你的人才适合結婚~

這個社會很複雜,複雜到我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于是,我們就開始去尋找各種标準,比如給女性打分:“七分女”、“八分女”,用存款和房車去評價一個男人是否成功……

這些标準會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我們的焦慮,似乎我們隻要找到符合标準的伴侶就可能完美的度過這一生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很認同心理學家武志紅的一句話:關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為了關系

而親密關系又是所有關系之中對我們影響力最大的關系,所以對于結婚這件事,怎麼慎重都不為過。

但是我不會給我的學員一些硬性的标準,讓他們去找符合标準的人,那樣的話就把愛情看得太簡單了。

判斷兩個人是否适合結婚,絕不能隻看單獨一方的性格和能力,而要看雙方的關系模式。

接下來的内容中,我會借用“客體關系理論”為大家講解我們的關系模式,并列舉伴侶間相處的關系模式,你可以以此為參考對照下你的親密關系,看看你們是否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

關系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根據客體關系理論,嬰兒最初心理的形成,來源于與母親之間的關系。

客體指的是個體意願、情感、行為所指向的人,客體關系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人際關系。

嬰兒出生之後,需要父母的照顧才能生存,在這期間嬰兒會不斷發出訴求,餓了、排洩了、困了、醒了、感覺到危險了……

他們會通過哭等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有的父母會第一時間帶着愛來滿足嬰兒,會悉心呵護嬰兒;有的父母會覺得厭煩,隻是機械的喂奶、清理……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戀愛脫單情感問題!

而這些互動,就成了我們和父母的關系模式,這是我們生命中第一個關系模式。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一個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體構建的關系,會内化到他的内心深處,成為他的内在關系模式。

而這個發生的時間,主要集中在3歲以前。

内在關系模式一旦形成,我們就會不斷去重複這個模式,雖然成人後我們已經離開了父母,但還是不斷重複和父母的關系模式,哪怕到了親密關系之中,這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就有一個嚴厲的母親,據他所說,他小的時候每次吃奶時都是把手放在背後的,因為母親不允許他觸摸乳房。

在他長大後,他的很多朋友都和他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和你吃飯感覺不香,你吃飯時都是細嚼慢咽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好像很緊張一樣。”

對此,他自己是沒有感覺的,但是在了解了客體關系理論後,我們可以知道:

正是嬰兒時吃奶的方式,造成了他現在吃飯的方式。

這個理論可以延伸出:你現在怎麼和女人相處,源自于你小時候怎麼和女性家人相處;你現在怎麼和男人相處,源自于你小時候怎麼和男性家人相處。

看來“三歲看八十”這句話并不是空穴來風,其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

所以說,夫妻間合不合适,關鍵看的是夫妻間的關系模式合不合适,我們會在新的關系,尤其是親密關系中不斷重複我們内在的關系模式。

這個過程會産生沖突,同時也會發生改變,兩種不同的模式需要彼此磨合、彼此改變。

很多人談戀愛後無論從穿衣打扮還是說話風格都會發生改變,這其實就是他的内在關系模式在相處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那伴侶間的關系模式有哪些呢?

伴侶間的關系模式

你和你的伴侶平時相處起來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列舉過四種伴侶間的相處模式,兩種好的、兩種不好的。

好的關系模式能讓伴侶在關系中得到滋養,從而更加親密;而不好的模式會加劇雙方的矛盾,切斷彼此的交流。

好的關系模式:

1. 積極對稱

伴侶間能互相激發對方說出積極正面的話。

比如丈夫說:謝謝你,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依然不離不棄。

妻子接着說:我也要感謝你,為了這個家不惜一切。

2. 有效互補

一方能承接住另一方的語言,形成一個溝通的閉環。

比如丈夫說:親愛的,這件事我錯了,對不起。

妻子說:好,我接受你的道歉,以後再也不要這樣了,好嗎?

壞的關系模式:

1. 消極對稱:

伴侶間互相激發對方說出消極負面的話。

丈夫:你從來都沒有為我考慮過!

妻子:那你關心過我嗎?

2. 無效互補

讓雙方的交流中斷。

妻子:你關心過我嗎?

丈夫沉默

妻子:你倒是說話呀!

我們可以看到,好的關系模式和壞的關系模式是兩兩對應的,好的模式能讓溝通走向積極正面,雙方會更加恩愛,即使發生矛盾也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你可以對照下自己和伴侶的關系模式,當然關系模式并非是确定的,心理學存在的意義就是改變與覺醒,讓人類更幸福。

關系模式的改變

如果你發現和伴侶的關系模式以負面為主,那你就要謹慎了,千萬不要抱着“結婚後就會好”的想法匆匆步入婚姻。

婚姻隻是一個儀式,并不會讓人改變。

如果你不想放棄這段感情,那你就可以嘗試從自身開始改變,很多人都會覺得“我自己改有什麼用,對方不還是那樣?”

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誤區,還記得客體關系理論嗎?一旦關系中某一方的關系模式發生變化,一定會影響到另一方,所以隻要你改了,對方自然而然就會改變。

這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時間,你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改變的發生,内在模式的改變是一場持久戰,沒有速成的方法

你可以在和伴侶相處的過程中覺察你們的關系模式,當發現出現消極對稱和無效互補的時候立刻警覺起來,想一想怎樣表達能“轉負為正”。

如果下次丈夫說:“我覺得你不夠關心我,我工作那麼累……”

這時你可以改變以前“無效互補”的說辭,而是轉換為“有效互補”的關系模式,對丈夫說:“我知道你工作很累,你辛苦了,以後我會多關心你,對不起。”

當你能這麼說,對方自然就會冷靜下來,接着你們就可以深入交流一下,談談對方有哪些做法讓人無法接受。

本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我們内在關系模式和原生家庭的關系與伴侶間的關系模式,判斷是否應和伴侶結婚,不能單單隻看這個人,更不能硬套一些标準,而是在關系中覺察雙方的關系模式。

本片重點:

1. 關系模式的形成

2. 伴侶間的關系模式

3. 關系模式的改變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