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為什麼有人擁有美好愛情,有人卻是吸渣體質?

嘉待情感
2023-07-08
1645
16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都是談戀愛,為什麼有人能擁有美好愛情,有人卻是“吸渣體質”?

很多時候,我們所愛的,常常不是一個人,而是愛情本身,是追求愛情中的自己。

在愛情裡,所有的付出要用在刀刃上,才是愛有所值。

當你發現在一段感情中,特别沒有安全感,無法與對方進行良好的情緒交流和感情互動時,要警惕這不是真正的愛,而隻是一方的自我感動。

在心理學上,自我感動是指,被自己的感情感染,自己觸動自己的行為。

自我感動者,其實喜歡的并不是對方,而是自己投射在對方身上的自己。

01 自我感動的愛:麻痹自己,強迫對方,愛意無法流動,再而衰三而竭。

“自我感動”付出,不顧對方感受,不考慮對方的真實需求,自顧自地給予對方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做自以為對對方好的事。

“自我感動式”的付出,本質其實是一種自我中心意識驅動下的利己行為。

這種付出的出發點是自我,根本目的是完成自我想象中的奉獻行為,别人隻是他們表演感動的“道具”而已。

關于自我感動的行為,往往囊括了以下4種,來看看你是已中招。

1、自我感動下的情感綁架:既危險,又愚蠢

戀愛上頭的時候,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滿腔愛意表達出來,而結果往往是陷入表演之中而不自知。

以愛的名義,創造一個個深情的場景,去逼迫對方選擇。人人都知道我深情,如果對方不答應,那麼TA就是一塊捂不熱的冷血石頭心。

這種表演性行為,在心理學中有個依據叫預設定律:

在追求目标的過程中,人們的行為往往基于一些自己預設的信念和假設,就算這些信念和假設可能實際情況不符。

我們預設,對方不是不愛自己,隻是不知道我有多好,我有多愛TA。

因此隻要我表現得足夠好,為TA做得越多,TA就能感受到我的愛,從而愛上我,我們會有甜蜜的未來。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戀愛脫單情感問題!

在這個預設上,很多人甚至會采取一些自虐的方式,制造出一些勇于付出的場景,使得自己站在感情的道德制高點上,獲得一種畸形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在追求中,貌似是在奉獻,将選擇權交給對方。

但實際上,卻是通過強烈的情感表達,來迫使對方做出決定,否則就會引發情感爆發和社會性責備。

·在戀愛關系中,則是無底線無原則地為對方付出,而忽略對方的真正需求。

一旦對方選擇分手,那麼就是對方不珍惜,将感情的失敗甩鍋到對方頭上。

在自我感動下,情感綁架式的戀愛,實質是在控制對方。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剝奪他人選擇的能力和自主性,同時也在逃避自己在戀愛關系中的應承擔的責任。

2、自我感動下的自虐行為:既傷人,又傷己

在戀愛或者追求戀愛關系的過程中,面對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大多數人會采取一些消極手段來面對問題,但結果反而是得不償失。

在這些消極手段中,無意識的自虐行為,将自己變成為要挾對方的工具,借傷害自己來達成目标,逃避問題。

抵禦改變效應指出:

個體可能會因為對自己的懲罰和傷害,來達到内心平衡,以此緩解不安和負面情緒。

很多人,用自己的精神或生理的痛苦,來換取自己想要的關愛和重視,并通過自己的痛苦去折磨别人。

在戀愛中,這樣的行為很常見,隻是程度不同。

有“你不陪我,我就不吃飯”;

也有“隻要你不和我在一起,我就不活了”這樣的可怕想法。

這樣的行為模式,并不是說就真的喜歡痛苦,而是他們認為“隻有當我非常痛苦時,對方才會更關注我,才會來愛我,我才能獲得想要的”。

而當現實無法實滿足他們過高的期望時,人往往會感受到更大的挫折感,為了轉移這種壓力,化解緊張、焦慮、不安、痛苦等情緒,采取自虐的手段來轉移壓力,讓身體的痛苦來減輕身體的痛苦。

在自我感動下,自虐變相成為了展示自己強烈感情的方式,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博關注刷存在,在不改變自己的情況下,要求别人來适應自己。

3、自我感動下的精神操縱:既讨厭,又畸形

大多數人在感情中,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其目的還是在創造一種内疚情緒。

而内疚是一種極易被利用的情感,通過讓對方産生内疚感,而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在自己一廂情願的付出下,讓對方不斷産生内疚感,從而主動做出彌補行為,也是一種控制他人的可怕行徑。

情感傳遞定律指出:

在一段關系中,情感可以通過語言、行為和非語言方式進行傳遞,從而對他人進行操控,進而證明自己的價值。

很多人在感情中,不斷強化自己的付出,進行自我腦補,并要求對方給到相同甚至高于自己付出的回饋。

在日常生活中,精神操縱非常普遍,比如刷屏的“我是為了你好”、“我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這樣的話術看似沒有任何問題,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

做一切事,都是為了你好!

對方對我好,我就必須要接受嗎?對方怎麼就知道,TA給的就是我想要的呢?

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

難道因為對方做得多,我就必須要被左右嗎?難道因為對方做得多,我就必須要反饋你嗎?

就是因為愛你,我才做這麼多事!

難道因為愛,就必須按照對方的要求來?難道因為愛,就可以為所欲為?

在這樣的精神操縱下,自我感動會變本加厲,越發覺得自己的付出大于收到的反饋,逼迫對方不斷地提高情緒回饋量級。

追求戀愛的過程中,借着這樣的精神勒索,逼迫對方進行抉擇;而在親密關系中,這樣的精神勒索,無異于将對方視為私物。

在自我感動下,精神操縱成為了強逼對方接受自己的感情,通過讓對方痛苦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情感欲望。

4、自我感動下的偏執遷就:既吃力,又不讨好

在日常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為了談戀愛,失去了自己底線和原則的行為。

為了讨好對方,或是為了滿足對方的需求,無限度地包容忍讓。

認為隻有遷就,才是愛一個人的表現;遷就得越多,愛得越深。

認為隻有遷就,才能讓對方注意到自己,從而建立起一段親密關系。

心理學上有聚光燈效應:

指的是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把自己放大,高估自己在他人心目的地位,并且認為對于對方而言,自己是獨一無二且無可替代的那一個人。

為了所謂的愛,盲目以對方的喜好來改變自己,以對方的需要來要求自己,把自己變成了自以為的“對方想要的那個樣子”。

感情中的偏執遷就,讓自己過度适應他人的需求和期望,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期望,甚至犧牲自己的和幸福。

甚至在别人指出問題時,反而為對方進行開脫,以“愛”之名為自己找借口,将這種行為繼續進行在感情中,最終形成感情的完全執迷。

在自我感動下,遷就偏執成了一種自我麻痹的安慰劑,用遷就來表達愛意,而完全忽略了感情中的其他意義。

情感綁架、自虐行為、精神操縱和遷就偏執等種種現象,都是自我感動式感情中的各種表現形式。

都是從自身出發,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想伴侶”的樣子,以獲取對關系的“掌控感”。

毫無疑問,以上4種表現的愛,根本不算是真正的愛一個人。

那麼真正的愛又是什麼樣的呢?

02 真正的愛:是創造愛分享愛,在愛自己的同時向對方傳遞愛意

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感覺。

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談論的“愛”并非是真正的愛情,而隻是沖動、喜歡等情感沖動,來得快去得也快。

而真正的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成長與彼此完善的一種意願。

1、真正的愛,是自我和對方界限的拓展

真正的愛是自我界限的拓展,擴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

首先,我們明确什麼是心理學上的“界限”。

“界限”通常指,人們在認知事物和處理人際關系時,對自己和他們之間建立的邊界,以保護自我價值體系、自我認知情緒的穩定。

“界限之内”,是一個人性格、觀念和思維習慣的集合。

“界限之外”,可能是與性格、觀念和思維習慣完全沖突的另一套價值觀念。

我們經常說,墜入情網就是愛情。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墜入情網隻是自我界限暫時性的崩潰。

邊界的暫時性崩潰,彼此的完全侵入,常常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是愛情,從而忽略内在的不和諧。

但當荷爾蒙的作用褪去,彼此的失望出現,這種所謂的愛情自然就土崩瓦解。

① 真正的愛是,在拓展邊界時有主動突破的勇氣

人最害怕的面對的是,改變帶來的痛苦。

卡夫曼效應指出:

人們往往習慣将自己認知和行為模式,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拒絕改變,是因為害怕付出更高代價,害怕得不到預期效果。

因此,當沖動或喜歡,與自我利益、自我認知發生沖突時,我們往往很快會“下頭”,轉身去尋找“下一個真愛”。

而真正的愛,不能單憑感覺行事,是來自雙方心靈的意願,是自我決定和選擇。

無論愛的感覺是否存在,都要向對方奉獻出情感和智慧。

愛是行動,不是空想,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是頭腦的主觀意象。

真正的愛是一種關注,更是行動,即讓自己進入陌生領域,塑造出不同的嶄新的自我。

② 真正的愛是,在拓展邊界時主動突破的承諾

每個人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界限,并将自我延伸到新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心智會愈加成熟。

承諾一緻性原理表明:

當我們決定(或承諾)了一件事情後,我們之後的行為的就會不自覺地按照承諾來進行。

大多數時候,當我們的承諾是受到外部誘導,或是社會性規範壓制時,承諾會引發個體的情緒反抗。

但在真正的愛情中,主動的承諾是自由狀态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被動消極順從規則的行為。

真正的愛敢于作出承諾,并充分了解承諾和行為的必然因果反應。因此在出現沖突時,我們會先反省自身,能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上,解析沖突發生的原因。

真正的愛是一種由意願而産生的行動。

由于愛是不斷擴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過程,所以要不斷付出努力,跨越我們原本的界限。

2、真正的愛是,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實現自我完善

在面臨雙方認知的沖突時,處于沖動或戀愛的人,往往采取的手段是抗拒、壓倒對方,要麼按照自己的來,要麼選擇分手。

而真正的愛,在面對沖突時,大多數人會迎難而上,用理智的眼光和态度,重新與另一半磨合,從而确定新的界限。

真愛是一種生命關系,而不是消費關系。

真愛是長期、漸進的過程,愛意味着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

① 真正的愛是相互需要,但不會彼此捆綁

雙方有需求感,是我們建立關系的基礎。

我們之所以會愛上一個人,這絕非基于憑空想象,而是因為對方身上的某種特質、能力,能夠滿足自己當下的需求。

參與改變理論認為:

個體态度改變依賴于他參與群體活動的方式,個體在群體中的活動方式,既能決定他的态度,也會改變他的态度。

換言之,人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我們的認知随着年齡增長和社會參與的程度深淺,會不斷地進行升級變化,從而影響到我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升級。

因此,當兩人的關系不斷深入,總是不自覺地希望對方滿足自己更多的需求,這是矛盾産生的根源,也是檢驗真愛的的關鍵。

真正愛一個人,往往具備處理需求矛盾的能力。

當彼此無法滿足時,第一時間不是去苛責對方,而是反思探究彼此需求的契合性,關系的可塑性。

懂得适時的自我滿足,而不是對對方的一味索取。

真正愛一個人,往往是既有能力滿足對方,也懂得取悅自己,彼此不會被關系中的需求所捆綁。

② 追求完美,同時也接受不完美

我們覺得自己不完美,所以需要愛。因為愛,我們更加發現自己的不完美。

生活基于現實,愛情亦然。随着關系的深入,彼此會逐漸卸下僞裝,愛情也會從完美一步步走向不完美。

關系的真實與不完美,會重新喚醒一個對于真實自我的反思、憎恨、厭惡。

大部分人會不斷挑剔對方,把對自我的滿足,轉化成對另一半的攻擊,将内心的矛盾沖突轉移出去。

而真愛的本質,是接納,是利己的同時也要利他。

真正的愛一個人,會把對方當成一個獨立的、又有自我的、不完美且真是的人,而非自我逃避與滿足的工具。

彼此在相處的過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完善、相互成全。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棱角、偏好、偏見都被犧牲和調整,愛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

因此,真正的愛是不斷地成長自己,而非強迫他人朝着自己的需要改變。

③ 痛苦經驗,建立心靈層次的鍊接

真正的愛是一種生命關系,它能夠與新鮮感抗衡。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存在創傷與不完美,因此在關系中,也必然會存在傷害。真愛也不例外。

但真愛中的痛苦,往往是存在着積極意義的。

比如,我們能夠在關系中學會,如何用平常心看待所有的發生,也會探尋接納更真實的自我和對方。

蛻皮效應指出:

人的成長就如同動物成長的蛻皮,經曆痛苦,然後不斷地挑戰自我,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人本身是有許多局限性的,尤其是雙方長期相處中,這些局限會不斷地挑戰我們的親密關系。

很多人在面對挑戰時,永遠是逃避,永遠是将問題推給對方,而拒絕自我成長和自我成熟。

真愛,就如一棵樹,從種子到枝繁葉茂,年年月月,風風雨雨,陰陰晴晴,始終往上盡力生長。

可以看出,在真愛中,我們很容易做出一些類似于“自我感動式戀愛”的行為。

但我們也要時刻警惕,對愛的表達,是否會讓對方困擾;同時,也要避免自己陷入“自我感動”的陷阱。

03 如何平衡真愛付出和自我感動?

好的愛情,讓雙方都感受到足夠的尊重和愉悅,享受二人時光。在相處的過程中,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相互促進相互完善。

自動感動,卻是單方面的付出和強迫。自我感動者,關注的并不是雙方,而隻是自我價值的認同。

喜歡,是人人都有的天賦;而愛,是一種能力。

并不是所有想愛對方的人,都有愛人的能力。

1、平衡自我與愛人,愛己而後愛人

隻有先學會愛自己,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打造客觀全面的自我價值體系。才不會想要去從外部獲得認可,不會以他人的評價動搖自己的内心。

隻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去表達愛,自信地展示魅力和能力,一個閃閃發光的自己,不擔心沒有人欣賞。

隻有自己内心堅定,才能正确地選擇戀愛對象,處理戀愛關系,鞏固雙方感情,從而收獲到一段美好的戀情。

2、平衡邊界與距離,尊重而後付出

尊重個體的差異化,明白兩個人是不可能百分百契合。

正确看待雙方在感情中的矛盾,不因一點小事就上升到愛不愛的程度。

不必過分強調自我,但也不能沒有自我。

尊重彼此,展示雙方的底線和原則,在此基礎上,感情磨合才會以健康的方式進行。

理解彼此,以不斷的溝通,給到彼此想要的安全感,不患得患失,不盲目偏執,戀愛永遠是兩個人的事。

3、平衡想象與現實,主動降低期望

對他人的期望,是一個人自我需求與欲望的投射。

說句不好聽的,任何人都沒有義務必須要滿足你的期望。

在一段感情裡面,如果雙方對彼此的期望值過高,反而會産生很多不滿的情緒。

所以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活在當下的體驗中非常有必要。

不要将對方想象成一個完人,同時也不要高估對方對自己的感情深度,以平常心與對方相處。

當我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降低期待時,反而會因為對方給到的小驚喜而開心,從而加深雙方的感情。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其實是對親密關系的一種諒解,也是對對方的尊重。當我們的期望值在一個合理的區間,會使雙方的相處模式更加和諧,更加輕松。

人需要活在現實中,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在想象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的連接關系,避免落入虛幻的感情中。

4、平衡付出與回饋,給得恰如其分

給對方的,恰好是對方需要的;

付出的,恰好是自己心甘情願的。

不要以自己去代替對方的感受,把愛和關懷送到對方的心坎上,這才是你與别人不同的地方。

站在對方的角度,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愛意,對方才能準确接受訊息,促進兩人的感情。

做到做好四個平衡,在戀愛關系中,不斷磨合調整相處模式,提升經營愛情的能力,才能守護好戀愛關系,并從戀愛關系中收獲正向反饋和自我成長。

在愛情中,我們不能高估愛情的力量,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價值,找到适合雙方的相處模式,才是對一段感情最大的尊重。

不預設,用心展現自己,也發現對方。

不強迫,接納彼此不同,包容與理解。

我們向愛人表達愛意的最高境界是,支持對方成為ta想成為的人,也努力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