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歡影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面賀涵講過的一句話:
結婚為了什麼?不就是人生不易,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
這話說出了很多成年男女的心聲,既現實又真實。
婚姻不是某個人單純的避風港,兩個陌生男女選擇一起謀生活,需要同心協力,同甘共苦。
如若有一方懈怠、懶散、分心,婚姻就有可能面臨破裂。

婚姻說到底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是平等的。
既然選擇了婚姻,就要欣然接受這種有責任有義務的生活。
然而生活裡總有一些男人在婚後忘記了當初最美好的誓言,一點點地現出原形。
當緻命的性格缺陷暴露出來,就會讓女人真正的看清,能長久過日子的男人,不隻是随便說說那麼簡單。
一個男人的品行、性格、格局,對婚後能否離婚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第一:為了理想,自私的做“自己”
男人在家可以被自己的父母無限寵着,但娶的老婆沒有義務一直寵着。
女人除了照顧生活,還要養育孩子,沒有更多的心思再哄着男人。
男人婚後其實更多的是需要自覺。
自覺的擔負起丈夫、爸爸的責任;自覺的接受小家的存在;自覺的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系。
我有一姐妹,她丈夫的行為和所作所為才是讓人大跌眼鏡。
不過現在已經是前夫了,畢竟這樣的男人遲早是要離的。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她的前夫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标榜要做自己。
說是為了創業整天整夜不回家,不管孩子不管老婆,甚至連個電話都吝啬打給孩子。
試問女人的内心得有多強大才能接受如此自我的男人?
時間久了事業未見起色,婚姻卻面臨崩盤。
我這位姐妹也算真切地體驗了一回喪偶式婚姻。
這種男人的生活方式:明為自我,實為自私,把自私建立在他人的痛苦和煎熬之上,被離婚的概率太高。
女人遇到此類高風險的男人要及時止損,不離開難道留着過年嘛!

第二:外面是“暖男”,家中是“形男”
兩性婚姻關系中,有一類男人對外是:中央空調、暖寶寶。外人眼中的好男人,好老公,好爸爸,全身的優秀潛質。
殊不知回到家中蛻變成“形男”。家裡形同虛設,完全沉迷、感動在自我的世界中,成為了甩手掌櫃,不參與真正的家庭生活。
女人選擇退居家庭,以家庭生活為自己的主戰場,并不是婚後女人就應該這樣做。
還不是因為愛這個男人,願意與他共同分擔生活。
因為愛,讓她義無反顧地浸泡在柴米油鹽中。

而男人判若兩人的差異表現,會一點點消磨掉女人的真情實意,直到失去對婚姻的任何期待。
尼采曾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寫道:愛情裡總是包含着一些妄想。
或許女人對愛情以及婚姻中的美好妄想更多一些,但再多的妄想都抵不過男人日積月累的消磨,最終覺得和男人的未來并不可期,隻能提前退場。
表裡不一的男人如果不能及時自省,離婚率在紅線上必然是居高不下的。

第三:情商過低,怨氣還多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女人嫁給男人後,承擔起家中所有的生活瑣事,并且還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
女人本想用辛苦的付出來維持好兩個人的婚姻生活。
然而男人不僅沒有感受到妻子的良苦用心,竟然還整天時不時地說一些風涼話來諷刺女人。
對自己的女人講:就你能幹?就你對我要求高,讓我這樣那樣的。
看看你自己的臉,一點女人的好氣色都沒有,就是個黃臉婆。
我每天加班加點地忙工作,我很累的,我還不都是為了家!

故事的結局正如大家内心所願,女人選擇離婚,并且獨自美麗,一切都按着自己所喜歡的進行。
而男人依然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說着不着邊際的牢騷話,過着自認為很辛苦的日子,不鹹不淡。
其實當時看完内心并無太多波瀾,畢竟生活中就有真實的存在。
後來在無事時突然又想到這個小故事。覺得這樣的男人真的是情商低,能力差,怨氣多。
憑什麼對一個默默付出真心的女人指指點點,确實讓很多女人費解,憤怒。

女人對男人的要求并不是如影視劇、電影中那般多且高,生活中的女人隻是想過屬于普通人的日子。
男人有真心,有擔當,夠勇敢,夠努力,其實就能滿足大多女人對伴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