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緻每位曾和孩子鬥智鬥勇的老母親:小一終于結束了

嘉待情感
2023-05-25
997
53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時間滴答滴答來到2019年7月12日,随着學校宣布放假……

孩子正式告别了小一生涯。

回首過去這一年,内心百感交集。

孩子從懵懵懂懂開始小學生活,到迷迷糊糊進入小學狀态,再到一步步走入正軌,期間,孩子和我一路打怪升級,鬥智鬥勇,共同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

早在孩子準備上小一的時候,我就告誡自己,三年級之前很關鍵,我一定要努力給孩子打好基礎,将來孩子到高年級才不會有壓力。

本以為自己還算個有“先見之明”的家長,然而,進了小一我才發現“到了小一才想起要給孩子打基礎,那不是有先見之明,那是後知後覺才對”。

事實上,現在很多家長,從幼兒園,甚至早教班已經開始抓基礎了。

盡管國家教育部一直在喊話,要給孩子減負,給家長減負,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社會大環境如此,你不超前學習,你就注定隻能落後。

而我,因為沒有提前做好幼小銜接,導緻孩子進入小一後付出了“慘重代價”。

小一開啟篇:

我以為孩子很乖去學校不用操心,結果我忽略“學渣”是不分乖孩子和皮孩子的。

剛進小一的時候,我就發現孩子有點跟不上節奏,最明顯的一個特征是,孩子坐不住,沒有上課學習和集中精神聽課的能力。

45分鐘一節課,他不是想說話就是各種小動作,當然,剛上小一的孩子很多都有這個現象。

後來,和老師溝通後,我發現孩子坐不住的主要原因是:專注力不集中。

我想起孩子小的時候,我由于要兼顧的事情太多,就經常要求他按照我的行為模式去生活,例如到點就要吃飯,睡覺等等,這導緻他在專注玩一個東西的時候經常被我打斷。

這是後來我發現他專注力不集中以後,專門去咨詢過專注力老師得出的結論。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解決疑難情感問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專注力不集中,導緻孩子後來在學習過程中吃了大量的虧。

小一綜合征:學習不在狀态,考試也不在狀态。

記得孩子第一次參加考試的時候,數學考了80分。

當時,我還自我安慰說也還好。

然而,數學老師發來的全班分數線,直接給了我一個萬分暴擊。

得知真相後,老母親的心徹底不淡定了。

回頭一看,孩子還沉浸在無憂無慮的世界裡,天真地玩着玩具車和機器人,頓時火冒三丈,忍不住就朝孩子一頓發火。

還沒意識到成績是個什麼概念的孩子,一臉無辜地看着媽媽,不明白平時那麼愛他的媽媽,為什麼會因為發了張卷子而罵他。

他委屈,不解,用哭鬧來抗議,最後得到的是一陣海揍。

從此,一提學習和考試,孩子就各種戰戰兢兢。

接下來的日子裡,心急焦慮的媽媽和仍然糊裡糊塗的孩子,一次次在輔導作業的博弈裡二軍交戰。

戰情戰果往往二敗俱傷,多以老母親的河東獅吼和孩子的嚎啕大哭宣告失敗。

親子關系經過一次次沖突,逐漸出現裂痕。

那段時間,我甚至晚上經常睡不好,工作也沒心思做了。

而那個從前尿個尿都要跟媽媽報告一聲的小屁孩,開始不喜歡和媽媽呆在一起了,有什麼事情也喜歡去找爸爸說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做加減法的時候總是搞不明白:

被吼了幾句以後,他眼淚汪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那麼笨,總是不會,對不起媽媽。

說完這句話他就哭了,看着他哭得又傷心又委屈的樣子,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錯了,這種打壓式教育,不僅不能幫到孩子,反而會深深重創孩子的自信。

寫在這裡,我還突然想起一個事情。

第一學期有一次數學考試,老師告訴我,考試的時候,孩子因為還有題目沒做完,看

到老師要收卷了,他居然吓哭了。

可想而知,孩子當時的心理壓力(内疚ing……)。

意識到差錯後,我第一時間和孩子說了對不起,孩子卻說了一句我特别内疚的話。

孩子說: 對不起媽媽,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你們滿意,我總是做得不好,是不是我特别笨。

那一刻我徹底淚崩了,覺得自己就是世上最壞的媽媽。

那天後來,我對孩子說,媽媽永遠都不會放棄你,你也不要放棄自己,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

這句話在後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重複對他說過很多很多次。

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對孩子,任何時候都要學會耐心,因為每個孩子開竅期都不一樣,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為人父母者,最應該學會的就是尊重自家孩子的與衆不同。

優秀也好,平庸也罷,那都是我們的孩子,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小人兒。

小一探索篇

經曆了第一學期的雞飛狗跳後,我基本摸清楚了孩子欠缺的地方,開始有規劃給孩子進行惡補。

首先,我在寒假給孩子報了拼音班,經過一個月的強化,他終于了解所有聲母韻母的讀法,寫法和拼讀。

接下來又開始抓20以内加減法和認字。

為了全力以赴抓他的學習,我犧牲掉很多工作時間,也取消了平時所有娛樂節目(包括

不看電視電影,不外出遊玩聚會,銳減寫作時間和經營創作平台等),同時,還和孩子

爸約法三章,一起輔導孩子。

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爸非常靠譜,在教育這條路上,他稱得上我的最佳拍檔。

我們分工合作,我抓語文數學,他抓英語+閱讀。

一開始,孩子有很多壞習慣,例如,坐姿不好,耐心不夠,寫5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一說他不是反駁就是鬧别扭,發脾氣。

在與孩子鬥智鬥勇中,我幾乎搬出了“十八般武藝”,外加老母親的威嚴利誘,才勉強讓他學會安靜做作業,這過程中,雙方的沖突還是無可避免每天都會發生。

有時候看到他哭鬧也會忍不住心軟,可心底有個更清晰的聲音一再提醒我,慈母多敗兒,不想将來孩子苦,現在就要先苦孩子。

為此,我自己偷偷掉過很多很多次眼淚,也試過因為焦慮教不好孩子而整夜整夜失眠。

值得安慰的是孩子爸始終站在我背後默默支持我,每次在我遇到難關的時候,總是耐心幫我分析問題,再一起商讨解決方案。

可以說,沒有孩子爸的支持,教育這條路會更加寸步難行。

經過第一階段的博弈(大概2個月時間),我驚喜發現孩子不像之前那麼抗拒學習這件事了。

他開始意識到,回家就要做作業是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果不完成就沒機會去做别的事情,因為媽媽不會允許。

有了這個概念以後,他開始每天回家不需要我喊話就自覺去寫作業了。

為了鼓勵他,我還跟他約法三章,設置了獎罰機制,同時立下了生活中的種種規矩。

之所以要立規矩,是因為在輔導過程中,我還發現他有不少缺點,例如: 他自主動手能力稍差,情緒管控能力不好,做作業磨蹭,做事拖拉,抗壓能力弱,喜歡依賴媽媽等。

我用表格形式,羅列了孩子所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後,開始按部就班對孩子實行全方位的監督和引導他,可謂見招拆招(這屆老母親,真心不容易啊)。

應該說,在糾正的初期,大家都是痛苦的,但看着孩子一步步把行為習慣改正過來,我開始對這場“小一革命”看到了希望。

心理學研究曾經指出,人類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

學習的本質,都是痛苦的,例如刻意訓練。

在意識到孩子識字量比同齡孩子落後,我開始對他進行有規劃的刻意訓練,除了每天固定陪閱讀,我還堅持每天給他聽寫,認字,通過這種不斷重複強化的模式,讓孩子增加識字量。

一開始,孩子很痛苦,經常不是喊累就是寫到哭,可沒辦法,眼淚擦幹以後還是要繼續堅持寫。

這個階段的孩子根本沒有所謂的自律性,如果父母不嚴格監督,那孩子基本很難自己養成好的習慣。

經過魔鬼式的第一階段強化以後,孩子開始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技巧,例如,如何通過拆偏旁部首去記住這個字。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吸收能力遠遠比我想象中要好和快,很多我以為他不一定能記住的東西,他都通過自己的方式記住了。

就這樣,他把第一學期最基礎的300個漢字都記住了。

掌握了最基本的300個漢字後,我繼續進行下一輪的刻意訓練。

我開始和他玩組詞接龍,利用每天上下學路上玩組詞遊戲,也經常在晚飯後一家三口玩各種字詞接龍遊戲,生字和組詞就這樣一步步累積了下來。

除此之外,每天完成作業後,我還會要求他再做一些習題(語文+數學+英語)。

一開始他完成得很慢,可随着每天的刷題,他的速度逐漸快起來,準确率也大大提高了,這讓我更加堅定,“熟能生巧,勤能補拙”的道理。

我還給他制定了每天的學習任務:

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氣氛,晚飯後經常不是爸爸和兒子練習英語對話,就是爸爸媽媽輪流陪閱讀,或者輪流講解數學題。

就這樣又過了二個月,我發現孩子的英語和數學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就連基礎最薄弱的語文,他組詞的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我開始要求他造句,從模仿造句到想象造句。

一開始,他的造句總是非常乏味,造來造去不是“我什麼什麼”,就是“小紅什麼什麼”。

我引導來引導去,發現他理解的還是很有限,我又去上網查閱了大量“如何引導一年級孩子造句”的文章。

最後總結出: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孩子終于陸陸續續給我交出不錯的成績單,他拿回來的數學和英語試卷,基本都在90分以上,扣分題也大多隻是粗心。

除此之外,孩子的識字量也從第一學期的不到一百,上漲到了接近八百漢字,現在,他基本能獨立看書了。

同時,我還發現他很多行為習慣也變好了,吃飯不挑食了,做事不怎麼磨蹭了,動手能力提高了,一些從前的壞習慣也不知不覺消失了。

我一直相信,這世上沒有天生的卓越者,也沒有天生的平庸者。

比起天才的概率,我更願意相信勤奮的汗水,才是一般人通往成功路上最靠譜的捷徑。

今年高考放榜後,詩詞才女武亦姝被北大清華前後錄取的消息在全國刷屏。

就在人人頌揚武亦姝天資聰明的時候,武亦姝的媽媽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武媽媽的這段話總結得非常到位。

這世上,從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每一個創造奇迹的孩子,背後都少不了父母的

奮力托舉。

正如,作家鮑德溫曾經說過: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因此,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請先自己以身作則。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