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待情感:如何正确看待家暴行為?應該對家暴男抱有希望嗎?

嘉待情感
2023-09-28
2218
28
点击添加老师微信:jiadaisLINE咨询情感难题,伴您走出情感困境,挽回失去的爱!

面對家暴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就對方的暴力行為進行一個識别,先判斷對方的行為是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那個“家暴”。因為我們平時所說的“家暴”并不等于夫妻之間偶發的暴力行為肢體沖突。夫妻倆結婚過日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難免産生一些矛盾摩擦,在矛盾激烈時雙方都難免會由于一時沖動發生一些暴力的做法,他打了你或者你打了他。這種情況在所有婚姻關系裡是比較常見的普遍的。如果我們動不動就用“家暴”來解釋對方的行為,很容易把兩人之間偶發的暴力行為上綱上線為較為嚴重的對方的一種大毛病,甚至你都會覺得這是令你不能容忍必須跟對方離婚的毛病。結果就容易導緻婚姻破裂。

如果對方的暴力行為真的屬于“家暴”,而你卻理解成這是夫妻之間的常見的一種“打鬧”,把這看做成簡單的矛盾沖突。那你就會漸漸陷入家暴的深淵,一步步淪落成一個一再遭受家暴傷害而無法自救的人。結果就是,你在這段婚姻裡持續遭受着痛苦不幸,你的孩子甚至家人也遭受着同樣的痛苦。你繼續這樣過着沒有未來,你的孩子和家人看不到希望,整日生活在恐慌焦慮之中。這樣的結果肯定不是你想看到的。

所以說,面對家暴問題時,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遭受的究竟是不是“家暴”。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太過在意。如果是,那就一定不要大意,早日做好保護自己,為自己尋找生路的準備和計劃。

在識别對方的暴力行為是否屬于我們通常所說的“家暴”時,要根據下面我講到的六個特征來判斷。

1、 家庭暴力是持續的高頻率的

夫妻之間偶爾發生的一次暴力行為不能叫做“家暴”,因為這大都是對方情緒失控的結果,是一種沖動行為,沒有持續性,發生頻率極低。例如:幾年才會有那麼一次。例如:明顯是你犯了錯,而且還是一個嚴重的差錯。但真正的家庭暴力必然是持續的高頻率的。這個持續性表現為,對方的暴力行為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或者對方的暴力行為具有明顯的某些觸發因素。例如:對方每次打牌輸了錢或者喝了酒就會打人。高頻率是說,對方的暴力行為頻率比較高。例如:他每個星期或每個月都要打你一次。

另外,真正的家暴行為除了頻率高之外,還是不分地點場合的。施暴者不會顧及被家暴者的臉面,不會在意其施暴時是否有孩子或親人在場。而對于一般性的夫妻之間的偶發性暴力行為來說,施暴者大都會适當考慮其所處的地點場合及是否有孩子在場,都會适當考慮被家暴者的臉面。當然,是不是顧及施暴的地點場合,并不能作為判斷對方是否屬于真正家暴的依據。因為有一些内心極度陰暗的家暴者,是會對自己的家暴行為進行僞裝遮掩的。

2、 家庭暴力沒有原因

夫妻之間一般性的暴力行為必然是偶發性的,并且偶發性的主要特征就是你犯了某個嚴重的差錯導緻了對方一時暴怒沖動,才最終導緻了他的暴力行為。畢竟,你作為正常人,不會天天犯嚴重差錯,對方也是正常人,不會由于你平時犯的小差錯就随意暴怒沖動到要打人。所以,如果在你沒有犯什麼嚴重差錯的情況下對方就随意暴怒沖動打你,那就可以判定對方的暴力行為是沒有原因的。他暴怒沖動的原因不是因為你犯了什麼錯,而是對方具有家暴的欲望,他就是想要家暴你。即使他嘴上說你今天犯了什麼錯,或者翻舊賬說你之前犯了什麼錯,也都是為他的暴力行為找一個合理借口。其暴力行為就屬于典型的家暴了。

也正是因為真正的家暴是沒有原因的,所以當你面對家暴時,不管你經曆過多少次挨打。你的挨打經驗始終無法讓你總結出一條不挨打的規則,隻要你遵守這條規則就不會遭受家暴。而無法總結出不被打的經驗規則,也正是家暴行為除了給被家暴者帶來身體傷害之外,又帶來巨大精神傷害的主要原因。被家暴者天天生活在驚恐焦慮不安之中,精神狀态極差,更有甚者會由于這種精神壓力過大持續過久而形成精神疾病。

3、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隻是配偶,還有孩子,甚至老人

在心理學上來說,家暴者是享受家暴過程的,他們既享受家暴過程中的自我攻擊性完全釋放的過程,又享受家暴之後他的攻擊性釋放完帶給他的那種大腦清爽情感溢滿的自我存在感。這導緻了他們對家暴行為具有極強的成瘾性。家暴行為就像他們的精神毒品,他們不斷需要這種精神毒品來刺激自己的神經系統。因此,他們不僅僅隻對配偶進行家暴,還會對身邊不強勢對他沒有強大攻擊力制約力的親人進行家暴行為。這其中往往孩子就是家暴的第二受害者。如果施暴者的父母沒有足夠多的經濟價值,對施暴者沒有足夠的制約力攻擊性,那他的父母就會成為家暴的第三受害者。當然,被家暴者的父母往往也會成為家暴的無辜受害者。

對于一般性的夫妻之間的暴力行為來說,家暴過程是令他們感到難受痛苦的,因為他對家暴對象的感情在家暴過程中會出現,這讓他既打着對方又内心難受痛苦。家暴之後他們的内心狀态不是自責和自我反思,而是認為這次家暴行為已經讓對方感受到了懲戒,對方不會再犯錯。所以他每對伴侶進行一次家暴,既會感到痛苦難受,又認為對方大概率會真的知錯改錯,所以不會享受家暴過程,不會總想拿家暴來對待伴侶。正常人的暴力行為往往是家裡誰犯了嚴重過錯才會對誰實施偶發的暴力行為。而不會随意對沒有犯錯的家庭成員實施暴力行為。這種正常的偶發的家庭暴力行為,孩子不會成為第二受害者。孩子及旁人是可以勸解施暴者停止施暴行為的。

4、 家庭暴力往往包含威脅恐吓

人都是具有理性思維的,家暴者也不例外。他在對配偶或子女進行家暴的過程中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徹徹底底的傷害行為。在事後他也清楚自己的家暴行為還會持續,他知道自己的家暴行為是他們自身對配偶或子女的一種情緒價值需求難以自我糾正。他們更知道,家暴是不可持續的。終有一天他的配偶或子女會由于無法再忍受他的家暴行為而徹底離開他。所以他的理性讓他做出對自己可能被衆叛親離的風險的一種防範機制,而這種機制要麼是在家暴後對被家暴者進行極力安撫讨好,要麼是對被家暴者進行威脅恐吓。他用這種機制預防配偶或子女逃離他。這屬于一種家暴者對被家暴者實施的一種防止對方脫逃的精神控制。

對于一般性的夫妻之間的偶發暴力行為來說,在施暴者施暴的前後及過程中,往往都不存在對被施暴者的威脅恐吓。甚至還會要求或逼迫對方離開自己。

複制添加嘉待情感導師wechat id:jiadais,line賬號:yesaay,幫你挽回失去的愛,修複您的感情關系!

5、 家庭暴力的傷害行為強度大帶有淩辱性

在心理學上來說,家暴是一種人格問題。成因是家暴者在人生成長過程中養成了自身較為強烈的情緒刺激需求。他在實施家暴行為的過程中情緒極為亢奮,他把被家暴者當成自己的玩具,自娛自樂,對被家暴者沒有絲毫的同情。為了完成他的施暴過程,他往往會找一些借口,而且完全拒絕被家暴者進行解釋和自證清白。他會以莫須有的過錯罪名來把被家暴者塑造成一個可惡可恨的對象,以給他自己提供一個對被家暴者進行瘋狂傷害行為的借口。他用這個借口麻痹他對被家暴者的所有感情。他是十分清楚他的這種為了施暴而自我欺騙的心理活動的,但為了施暴,他甯願自我欺騙。這就導緻,被家暴者無論如何解釋求饒,都是毫無意義的。

并且,對于家暴人格來說,他的好鬥性極強,他家暴你你越反抗他越來勁。因此對被家暴者的傷害行為強度極大,往往不計後果。而且,對被家暴者的單純的肉體傷害還不足滿足他的亢奮,他還會在施暴的過程對被家暴者進行語言侮辱。例如:在施暴過程中撕破被家暴者的衣服,對被家暴者進行繩索的束縛,抓着被家暴的頭發撞牆,強迫被家暴者下跪亦或者強迫被家暴者在寒冷的天氣裡淋冰涼的水等等。這都是家暴行為具有淩辱性的體現。

另外,在心理學上來說,人的攻擊性最大的釋放形式就是在暴力行為的基礎上加上侮辱性淩虐性的言語或行為。因此,真正的家暴行為必然是帶有被家暴者的淩辱性的。

對于一般性的夫妻之間的偶發性暴力行為來說,即使夫妻之間有暴力行為,那麼施暴者對自己的行為也是有所約束的,不會不計後果。并且毆打行為就隻是為了讓對方疼痛,心理動機更側重于疼痛懲戒。施暴過程中往往不會表現出淩辱性。

6、 家暴者對伴侶的情感需求裡包含家暴需求

在心理學上來說,我們正常人的情感需求都是正面的情感需求,且随着我們跟伴侶的情感關系從激情期過度到平淡期,我們對伴侶的情感需求會變淡,因此跟伴侶的關系變得平淡,并相互都能夠接受和适應這種相對平淡的關系狀态,在這種平淡關系狀态下都比較舒服自然。但是家暴者則不一樣,他們對伴侶的情感需求始終都處于高位,他們需要伴侶持續不斷地為他提供情感滿足。但由于他的情感需求是過于強烈的,完全超出了常人的需求和供給能力。因此他的伴侶往往最終由于疲憊,無法再為他提供情感價值。那這時,家暴者就會主動向伴侶索取情感價值,而索取的方式就是以針對伴侶的各種攻擊行為表現出來的精神暴力或身體暴力。

家暴的人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對伴侶實施家暴行為的人,但他們家暴的欲望和人格是始終存在的。隻不過他們在兩性關系的早期,由于伴侶還能夠給他提供足夠的情感價值,因此他不需要通過傷害伴侶來索取情感價值。等到了兩性關系進入到平淡期,難以再為他提供足夠多的情感價值,因此他主動向伴侶索取情感價值的欲望和家暴沖動就出現了,并最終演變為他對伴侶的家暴行為。

家暴人格者對伴侶的家暴行為,對施暴者來說不是一種在必要時刻的自我保護行為或對兩性感情關系家庭關系的一種保護行為,不是一種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暴怒沖動時的沖動做法。而是他們自身内在的一種對伴侶的高強度情感價值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以家暴的形式向伴侶索取情感價值的做法。這種人對伴侶的家暴行為需求是合并到他對伴侶的情感價值需求裡的。也正因如此,在人格層面或精神層面上來說,這種人是先天的家暴人格。他們對伴侶的家暴行為随着兩人關系的發展,遲早會暴露出來。隻是時間早晚問題。又由于他們的家暴行為是一種他自身對伴侶的情感價值需求,所以他們的家暴行為必然是持續的,難以徹底自我糾正改變的。隻有被家暴者徹底和他隔離開來,才能防止再一次被家暴。

上面講了識别判斷家暴行為是不是真正家暴行為的六個依據。據此你可以對對方的家暴行為進行一個識别。同時幫你從心理學層面分析對方的家暴行為原因。讓你自己判斷和想清楚,對方如果真的是一個家暴者,那麼你到底能不能改變他,你自己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當然,家暴者并不是完全不可改變,通過一些心理學手段的幹預,還是可以對一些家暴者進行校正的。但是很困難,我建議遭受家暴的人,最好還是離開他。

本文系嘉待情感導師、情感咨詢師總結内容,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

相關精選情感内容